波音2025Q2财报“逆袭”,债务信任枷锁能解否?

2025年07月29日 22:39 来源:航空旅

航空旅(FlightGlobal)消息,波音(Boeing),这家曾被质量危机和监管风暴拖入泥潭的航空巨头,似乎终于在2025年第二季度嗅到了转机的气息。7月29日,波音发布的财报显示,其季度亏损较去年同期大幅缩减,远超分析师预期。这不仅得益于737 MAX和787等主力机型的生产与交付量稳步回升,标志着这家美国航空巨头正从监管重压、质量风波及去年大规模罢工的阴霾中艰难爬出。波音的股价也在盘前交易中应声上涨2.4%,反映市场对这一复苏迹象的初步认可。然而,在这场“触底反弹”的背后,波音的未来仍悬于质量、监管与财务的三重考验。

093388ef786b475ae862ee64f6c1df9.png

交付量与现金流:从泥潭中挣扎的曙光

波音的财务表现为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2025年上半年,公司交付206架737 MAX飞机,5月以来月产量稳定在38架,逐步摆脱了2024年初因面板爆裂事故引发的生产瓶颈。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工厂的787产量也从每月5架提升至7架,展现出生产线的韧性。更关键的是,本季度自由现金流消耗仅为2亿美元,远低于分析师预期的17.2亿美元,显示出波音现金状况的改善。

防务、太空与安全业务的表现同样亮眼,从去年同期亏损9.13亿美元扭转为盈利1.1亿美元。本季度营收猛增35%至227.5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的218.4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核心亏损1.24美元,优于预期的1.48美元。这些数据勾勒出一幅波音正在摆脱财务泥潭的图景,但这幅图景是否足够稳固,仍需时间验证。

ab3a715b562947140241bfa186339c7.png

谨慎突围:质量与监管的紧箍咒

波音的复苏并非一夜之间。首席执行官凯利·奥特伯格(Kelly Ortberg)在致员工信中强调,“安全与质量计划”的持续推进为运营稳定奠定了基础。这一计划不仅是应对2024年FAA(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产量限制的策略,更是对737 MAX连年质量问题的深刻反思。奥特伯格透露,公司计划在关键绩效指标(KPI)达标后申请将737 MAX月产量提升至42架,但这一目标的实现仰赖FAA的批准,而监管机构对波音的信任仍未完全修复。

3f79e4ddc90104bad5bb17deddee31e.png

订单数据为波音的努力背书:上半年共获668架订单,净订单625架,显示市场需求依然强劲。然而,波音的每一步都在FAA的严密注视下,2024年初的面板事故让其质量控制的短板暴露无遗。监管的高压与市场的期待形成微妙博弈,波音必须在谨慎与野心间找到平衡。

波音的翻身仗,能否打赢?

在航空旅(FlightGlobal)看来,波音的这份财报无疑是一次阶段性胜利。交付量回暖、亏损缩水、现金流改善,这些信号为市场和投资者带来信心。但波音的挑战远未结束:质量隐患、监管掣肘和高额债务仍是悬在其上。空客在单通道飞机市场的强势地位进一步压缩了波音的回旋空间,要重夺市场信任,波音不仅需在生产效率上加码,还要在技术创新与品牌重塑上迈出更大步伐。

这场翻身仗才刚刚打响。波音的2025年,或许是决定其能否从危机中涅槃的关键一年。表面光鲜的数字背后,隐藏着对耐力与决心的终极考验。波音能否真正走出低谷,时间与市场将给出无情的裁决。

相关合作联系方式:FlightGlobal2028

b31172ef9074757fd211b01f99e822c.png

新闻线索、商务咨询    

联系邮箱:info@mnavigati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