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旅(FlightGlobal)消息,在中美贸易协议达成后,跨太平洋贸易的复苏势头初显,而电子商务无疑是这一波浪潮的弄潮儿。根据Rotate数据,过去24小时内,中国至美国的货运运力激增60%,美国至中国及香港的运力也上涨35%。这一爆发式增长看似令人振奋,但需警惕其背后隐藏的复杂性——劳动节假期的影响可能放大了短期数据,而真正的市场趋势仍待观察。
自5月2日起,美国取消了“最低限度豁免”(de minimis exemption),对通过包机运输的电商货物征收高达145%的关税,或对邮寄包裹实施每件100美元(6月1日起增至200美元)的固定费用。尽管如此,一位中国电商物流从业者坦言:“很多产品仍然是最便宜的。”低成本商品凭借价格优势,依然在美国市场攻城略地。然而,高端商品的销量却因高关税而大幅下滑,暴露出电商市场两极分化的隐忧。
运力与关税的微妙博弈
航空公司正密切关注电商热潮带来的运力需求。Jensen先生指出,航空公司可能恢复“空白航次”(blanked sailings),但受限于船舶位置,短期内运力调整的灵活性不足。若需求持续攀升,太平洋航线可能面临临时性运力短缺,推高即期运价(spot rates)。这对于急于抢占旺季市场的电商企业而言,无疑是一场时间与成本的赛跑。
更值得注意的是,90天关税暂停期将于美国传统假日购物旺季中期结束。货主可能提前拉动货运需求,形成一个更短促、更尖锐的旺季窗口。这种“前置效应”将进一步加剧运力紧张,考验航空公司的调度能力与电商企业的供应链韧性。
美国经济:热潮or幻象?
Manners-Bell先生认为,美国零售业的下一道关卡是宏观经济。特朗普政府可能推动的减税政策被寄予厚望,或将为消费者释放更多购买力,引发新一轮消费热潮。然而,政策的落地尚存变数,市场的不确定性如影随形。Manners-Bell一针见血地指出:“市场充满混乱,托运人普遍持观望态度。”
此外,美国可能取消针对芬太尼的特殊关税,将所有中国商品的关税统一调整至10%。这一举措看似温和,却可能进一步刺激对低价商品的需求,巩固电商在跨太平洋贸易中的主导地位。但对于航空货运而言,需求激增与运力瓶颈之间的矛盾将更加凸显。
对于航空货运企业而言,旺季前的运力布局至关重要。灵活调整航线、优化资源配置,将是应对短期波动的关键。而对于电商企业来说,多元化市场布局、优化供应链效率,才能在关税与运力的双重夹击下突围。
跨太平洋贸易的未来,既是机遇的舞台,也是风险的试炼场。唯有洞悉趋势、果断行动,方能在这一场博弈中笑到最后。
相关阅读:跨太平洋“黄金时代”落幕?航空货运新航线争夺白热化!| 航空旅
相关合作联系方式:FlightGlobal2028
新闻线索、商务咨询
联系邮箱:info@mnavigati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