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航空豪赌!Flynas IPO估值36亿美元,是破局还是泡沫?

2025年05月12日 21:46 来源:航空旅

航空旅(FlightGlobal)消息,沙特廉价航空公司Flynas计划通过IPO筹资41亿里亚尔(约11亿美元),出售30%股权,估值高达36亿美元。这一估值对廉航而言颇为激进,需面对高油价、供应链瓶颈等外部压力。IPO资金的34%将用于扩张战略,其余流向现有股东,反映了增长与资本退出的双重考量。然而,扩张细节的模糊性令人担忧:Flynas能否在竞争激烈的海湾航空市场突围,仍是未知数。

40ef42590648fe5de2e124870629d89.png

按36亿美元估值与2024年20亿美元营收计算,Flynas市销率为1.8倍,高于全球廉价航空中位数1.3倍,但仍低于部分新兴市场航司(如印度靛蓝航空2.1倍),估值激进程度需结合沙特资本市场改革溢价解释。,这一数字不仅远超国际廉航巨头西南航空(1.1倍)和瑞安航空(1.5倍),甚至逼近传统全服务航司的估值水平。在航空业仍在消化疫情冲击、全球油价突破90美元/桶的背景下,如此激进的定价逻辑值得玩味。

从资金用途看,仅34%的募资额(约3.7亿美元)明确投向机队扩张,剩余6.6亿美元将用于股东分红。这种"轻资产扩张+重资本退出"的资本运作模式,在航空业实属罕见。当阿联酋航空、卡塔尔航空等海湾巨头仍在用真金白银购买宽体客机时,Flynas的资本路径选择,本质上是对沙特资本市场改革红利的精准套利。

8b7cb2fb3ff831d4de333fad6bcf8e6.png

沙特每年接待超2000万宗教旅客,为Flynas提供稳定客源。但朝觐乘客平均票价仅为商务旅客的1/3,叠加旺季运营成本激增,导致这条黄金航线长期陷入"客流充盈、利润稀薄"的怪圈。更严峻的是,麦加、麦地那机场时刻资源接近饱和,Flynas难以通过增量市场突破收益天花板。

政府力推的NEOM新城计划,试图用5000亿美元投资打造高端旅游目的地。但现实困境在于:沙特国际游客占比不足5%,签证便利化程度远落后于阿联酋;女性旅行限制、酒精禁令等社会文化壁垒,仍在削弱目的地吸引力。当迪拜每年吸引1600万国际游客时,利雅得的目标客群仍高度依赖海湾合作委员会(GCC)内部市场。

077a4d6b4b453d8bcaba613bb6c5419.png

在中东航空市场,Flynas面临双重挤压:向上,阿联酋航空、卡塔尔航空凭借枢纽优势垄断高价值客群;向下,阿拉伯航空、飞马航空等区域廉航掀起价格战。更尴尬的是,沙特本土市场被国有航司沙特航空把持,Flynas在利雅得-吉达等黄金航线的市场份额不足30%。

运营效率数据揭示深层危机:Flynas客公里收益(RASK)为0.08美元,仅为阿联酋航空的1/3;飞机日利用率11.2小时,落后行业标杆2.5小时。在迪拜机场每小时起降费高达800美元的背景下,这样的效率差距直接吞噬利润空间。
沙特公共投资基金(PIF)为Flynas IPO站台,折射出国家资本对经济转型的焦虑。当石油收入仍占财政收入的60%时,将航空业定位为"新石油"的叙事充满隐喻色彩。但现实是残酷的:旅游业对GDP贡献率达4.5%,虽低于全球平均水平(5.1%),但较2019年(3.2%)显著提升,政府目标2030年达10%;航空运输业从业者中,外籍员工占比高达78%,技术壁垒尚未突破。

资本市场的狂热正在制造幻觉。全球航空史反复证明:没有网络效应支撑的廉价航空,最终难逃被整合的命运。当印度靛蓝航空机队规模突破300架时,Flynas的48架A320机队显然难以构建规模壁垒。

39bb7006b614a9cb4c2da9a1e00d57c.png

沙特“愿景2030”将旅游业和航空业视为摆脱石油依赖的先锋,但非石油经济短期内难以匹敌能源产业。Flynas的IPO为资本市场注入信心,却也暴露转型的结构性困境。与阿联酋、卡塔尔等海湾航空巨头相比,沙特航空业竞争力不足,Flynas需在运营效率与品牌塑造上突破,方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全球航空业复苏乏力的背景下,Flynas的扩张之路充满挑战。

在航空旅(FlightGlobal)看来,Flynas的IPO,本质上是沙特经济转型的资本具象化。这场豪赌能否成功,取决于三个变量:国际油价能否持续高位运行(维持政府补贴能力)、NEOM等超级项目能否重塑旅游版图、沙特社会改革能否突破文化桎梏。在航空业EBITDAR利润率仍徘徊在5%的当下,36亿美元估值更像是给资本市场的安慰剂。当潮水退去,人们终将发现:没有商业逻辑支撑的战略转型,不过是沙漠中的海市蜃楼。

相关合作联系方式:FlightGlobal2028

新闻线索、商务咨询

联系邮箱:info@mnavigati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