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航观察网(MNavigation)消息,汇丰银行称,由于美国豁免更多船舶吨位,船东将继续在中国船厂执行待完成订单。
分析人士认为,缩减港口费用计划已经降低了新船建造的不确定性。
事实上,近期关于美国301调查的第一阶段结果出炉,行业内对于该政策结果走向大致有两方面的观点,一派以全球航运业视角来看,落地政策比先前草案有了更多的缓冲期,影响变小;另一派则是以中国船东立场为准的,因为美新政策附加费大刀,精准砍向中国巨头船公司,使业务进入困难模式。但对于中国造船的船厂来说,尚有一息调整的空间。
换言之,航运行业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船东们重新审视了中国造船厂的优势,而这一变化可能将进一步加速船舶订单的流转。这一趋势不仅关系到中国造船业的未来,也涉及到全球航运业如何应对复杂的政策变化和市场需求波动。
美国港口费用削减:给航运业带来了什么?
近期,美国贸易代表詹米森·格里尔(Jamieson Greer)宣布了一项关于港口费用的新提案,相较于之前的版本,新的提案大幅缩小了适用范围,其中最为重要的变动是:大多数由中国建造的船舶,并由非中国公司拥有的新造船,将不再受额外费用的影响。这一政策调整无疑为欧洲、亚洲船东们带来了更多的确定性,尤其是对于那些在美国港口运营的航运公司而言,原本高昂的费用负担现在得以减轻。
从经济角度来看,这一改变意味着航运公司在决定是否投资新船时,能够更加清晰地预测未来的成本结构,避免了先前政策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此,许多原本因担忧潜在费用而推迟订单的船东,可能会重新评估中国船厂的竞争力,并加速与中国船厂的合作。
中国船厂的竞争力:迎难而上,依旧领跑
汇丰银行的分析师认为,随着美国港口费用提案的缩小,中国船厂的竞争力将不会受到大的影响,反而可能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造船市场中的领导地位。分析师指出,这项政策调整对于非中国航运公司而言,能够减少他们在做出新造船决定时的顾虑,这对中国船厂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特别是像扬子江造船(Yangzijiang Shipbuilding)这样的龙头企业,预计将从中获得最大收益。
扬子江造船在此前美国贸易代表的提案下,遭遇了36%的股价下跌。然而,随着新提案的出台,这家上市公司的股价有望迎来“急剧反弹”。汇丰银行对扬子江造船给予了“买入”评级,并预期其在这一波政策变动中的回升将最为显著。
尽管如此,这一变化也意味着韩国造船厂所享有的潜在竞争优势将大大削弱。最初的提案使得韩国船厂在某些船舶类型上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但新的港口费用政策却削弱了这一优势,船东们对于选择中国船厂的偏好将得到进一步巩固。
全球航运市场:局部影响,整体影响有限
尽管美国港口费用的调整带来了一定的变化,但汇丰银行的分析师认为,这一政策对于全球航运市场的影响总体上是有限的。他们预计,在美国港口费用的覆盖范围缩小之后,全球贸易流动和运输成本的影响将微乎其微。具体来看,根据克拉克森的数据,2024年,美国港口受新提案影响的航次仅占全球航运总量的9%,远低于原先提案预计的43%。而美国海运贸易占全球贸易总量的12%,大多数由非中国造船厂建造的船舶便可承担这些航次。
因此,分析师认为,航运行业可能会重新调整船舶部署,使得更多非中国建造的船舶进入美国市场,以规避潜在的费用和不确定性。而对于中国船东而言,像中远海运和东方海外等企业将更加密切与其合作伙伴合作,力求在这个政策调整中获得最大化的利益。
在集装箱航运领域,汇丰银行对马士基(AP Moller-Maersk)和海丰国际(SITC)的股票给予“买入”评级。
漫航观察网(MNavigation)分析认为,从新船订单视角来看,对于中国船厂来说,这一变化无疑是一个坏消息环境中的微小利好消息。中国船厂将继续保持在全球造船市场中的领先地位,尤其是在集装箱船、散货船等领域。尽管韩国船厂曾一度在部分船型上获得竞争优势,但此次政策调整削弱了这一趋势,重新确立了中国船厂在全球市场中的优势地位。
但对于中国船东们,困难模式下的美国游戏才刚刚开始,尽管短期内航运业的政策调整可能会对全球贸易流动产生一些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当中美贸易战真正的决战之后,中国必将胜出,中国船东的困境也终将会迎刃而解,迎来属于中国船东、中国航运业自己的黄金时代。
新闻线索、商务咨询
联系邮箱:info@mnavigati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