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旅(FlightGlobal)消息,就在上周,全球航空货运运价悄然上涨,尤其是跨太平洋东向航线。
据航空旅(FlightGlobal)了解,跨太平洋东向航线运价小幅攀升,大中华区至北美运价从昨日的每公斤4.34美元跃升至今日的5.17美元(数据来源:Freightos FAX)。这背后,美国即将实施的互惠关税政策迫使企业重新审视库存策略。然而,真正的变数不仅在于运价波动,更在于全球库存的“隐形危机”——那些堆积在供应链灰色地带的“影子库存”,正悄然改变市场格局。

影子库存:供应链的隐形炸弹
“影子库存”(shadow inventory)这一概念,正成为航空货运行业的隐忧。FourKites的首席解决方案顾问经理Stephen Dyke指出,产品滞留在拉雷多货运场或越南货代手中,未能及时出现在企业的监控仪表盘上。这种隐形库存的堆积,可能在关键时刻引发连锁反应。Dyke警告:“当这些库存突然涌现,市场需求与企业计划之间的错配将暴露无遗。”以数据为证,WorldACD显示,亚太地区至美国的货运量连续第二周下滑,第28周较前一周下降5%,其中东南亚国家表现尤为明显:印尼(-23%)、泰国(-21%)、越南(-14%)和新加坡(-10%)均录得两位数跌幅。这种下滑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企业因关税不确定性而采取“观望”策略的直接后果。许多公司选择按需订货,减少库存积压,以应对美国经济政策的不明朗。
关税冲击与需求错配
美国关税政策的阴影笼罩全球贸易。世界银行已将全球贸易增长预测下调至1.8%,而像FedEx这样的货运巨头已削减35%的亚洲至美国航线运力。Cargolux首席执行官Richard Forson直言:“在这样的环境下,传统上花费两个月制定的年度预算已失去意义。市场变化太快,我们只能依赖年中重新预测来调整策略。”这种“预算无用论”反映了航空货运行业在需求预测上的无奈。与此同时,零售商的库存决策似乎与消费需求脱节。Dyke指出,许多企业的备货计划并非基于零售需求预测,而是受制于运力和贸易协定的快速变化。Target的“工厂直达客户”试点项目便是一个例证——在可比销售额下降3.8%的背景下,这一雄心勃勃的供应链策略与疲软的需求形成鲜明对比。库存滞留与需求下滑的碰撞,可能让企业在即将到来的秋季旺季措手不及。
灵活性决定胜负
在动荡的市场中,灵活性成为制胜关键。Dyke认为,那些能够在运营上迅速调整的公司将脱颖而出,而非仅仅依赖完美执行的计划。然而,当前的运力与运价数据并未提供明确指引。Rotate数据显示,过去一周全球货机运力较前四周平均值增长2%,但增长集中于亚洲-中东、跨大西洋和非洲-欧洲航线,而中国至欧洲的运价则基本持平,非洲至欧洲航线因运力增加甚至出现下跌。对于下半年的市场走势,行业内观点分歧。Xeneta首席航空货运官Niall van de Wouw对旺季爆发持怀疑态度,而Virgin Atlantic货运商业负责人Mark Faulkner则较为乐观,表示夏季已有强劲表现,客户对旺季的早期反馈也支持这一判断。然而,传统季节性模式已被打破,单靠零售商和消费需求的信号,或许是预测下半年走势的唯一线索。在航空旅(FlightGlobal)看来,航空货运市场正站在十字路口。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影子库存的隐忧,以及需求与计划的错配,让行业前景蒙上浓雾。企业若想在这场博弈中胜出,必须抛弃僵化的预算思维,拥抱动态调整的运营策略。正如Forson所言:“我们不能被一成不变的预算束缚。”在库存迷雾与需求变局中,唯有敏捷者才能乘风破浪。相关合作联系方式:FlightGlobal2028

新闻线索、商务咨询
联系邮箱:info@mnavigati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