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旅(FlightGlobal)消息,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航空制造业竞争态势呈现出新的变化。波音公司交出了一份较为亮眼的成绩单:第二季度交付150架商用飞机,同比增长15%,创下自2018年以来第二季度最佳表现。与此同时,空客在6月交付量稍有优势,不过上半年交付量同比下降5.56%,供应链方面存在一定挑战。
波音:二季度商业交付量增长15%,787交付量近乎翻倍
更令人瞩目的是,波音在订单端也迎来爆发。第二季度新增427架飞机订单,其中卡塔尔航空的160架大单(包括130架787和30架777-9)成为波音历史上最大的梦想客机订单。这不仅提振了市场信心,也让波音在与空客的订单争夺战中扳回一城。相比之下,2024年第二季度波音仅获25架订单,2025年的爆发式增长无疑是战略调整的成果。
波音的复苏离不开两大利好。首先,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缓和,中国市场重新开放,6月交付的8架飞机中包括厦门航空、中国南方航空等中国航司的订单。这标志着波音在全球最大航空市场之一的回归。其次,737 MAX生产线的提速功不可没。尽管受2024年1月阿拉斯加航空门塞事件影响,联邦航空局(FAA)将波音737 MAX月产量限制在38架,但波音首席执行官凯利·奥特伯格(Kelly Ortberg)自信表示,公司有能力将产量提升至42架/月。Fitch Ratings也在6月将波音的信用评级从负面上调至稳定,认可其生产和财务稳定性的改善。
然而,波音的复苏并非一帆风顺。737 MAX的生产上限仍是制约因素,安全与质量问题始终是外界关注的重点。波音需要在提高产量和保障安全质量之间寻求平衡,否则可能影响其复苏进程。
空客的订单表现也不及预期。上半年494架的总订单量看似可观,但扣除取消订单后净订单仅402架,低于波音的427架。空客曾依赖全球化供应链抵御市场波动,但如今这一模式面临挑战。疫情后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凸显,单一供应商的问题可能影响整个生产链条。空客预计2025年交付820架飞机,但要实现这一目标,供应链的稳定至关重要。
更深层次的挑战在于,航空业面临需求增长与生产瓶颈的矛盾。2025年全球航空旅行需求持续回升,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预测全球客运量将超过2019年水平。然而,供应链脆弱、劳动力短缺以及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等因素,考验着波音与空客的应变能力。波音聚焦提升737 MAX产量,试图以规模优势竞争;空客则在A330等宽体机上发力,通过差异化策略巩固市场。
相关合作联系方式:FlightGlobal2028
新闻线索、商务咨询
联系邮箱:info@mnavigati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