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国际物流运输又添新通道。近日,随着汽笛一声长鸣,北京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从位于房山区的北京西南金港物流基地发出。104个标准集装箱搭载着货重2300多吨、价值1500多万元的汽车配件、机械设备、书籍等出口产品,驶向阿塞拜疆首都巴库。
这是北京开通的第5条国际运输干线,是北京拓展中欧班列南通道布局的关键一步,也是北京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又一重要成果。
采用多式联运模式
在途运行时间缩短至15天
据介绍,这趟班列采用“铁—海—铁”多式联运模式,将跨越8000多公里。列车从北京出发后,经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出境,穿越哈萨克斯坦抵达里海东岸的阿克套港,转乘轮渡横渡里海,到阿利亚特港上岸,再由铁路运抵巴库。随后,部分货物还将分拨至格鲁吉亚、土耳其、塞尔维亚等国家。
“跨里海中欧班列在途运行时间为15天左右,而原来的海运需要约50天。”班列组织开行方北京房山国际陆港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传蒙说,通过铁路、轮渡多式联运,不仅可缩短运输时间,有效提升境外通道的抗风险能力和发展韧性,而且能更广泛地辐射里海、黑海及地中海沿岸、中东欧和西欧国家,进一步扩大北京企业的海外市场空间。
今年以来,房山区不断加快建设国家物流枢纽,拓展中欧班列国际物流网络,新增俄罗斯莫斯科、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白俄罗斯明斯克和阿塞拜疆巴库5个主要直达站点,提升跨境物流“畅通高效、多向延伸、海陆互联”能力,为服务外贸企业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开辟“绿色通道”
严格落实“五优先”政策
为保障列车首发顺利进行,国铁北京局组建服务专班,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精准指导,研究装载方案、选配车辆,帮助企业解决全程物流问题。同时,国铁北京局严格落实优先计划、优先配空、优先装车、优先挂运、优先放行的“五优先”政策,为班列开辟“绿色通道”,确保班列运输全程顺畅无阻。
此趟班列发出后,铁路部门将持续跟踪其运行情况,依据市场需求适时增加班列开行频次,并不断优化运输组织流程,提升服务质量,确保班列长期稳定运行,促进中国制造与亚欧市场商品的流通速度,促进中国与班列沿线国家的贸易畅通。
完善多元通道体系
全力推动国际陆港建设
“开行跨里海中欧班列,是房山区创建国家物流枢纽与打造‘北京智造’出海口的重要举措。”北京市房山区商务局局长路鹏介绍,跨里海中欧班列的成功开通,意味着北京中欧班列多元通道体系进一步完善,形成北京与欧洲之间“陆上直达+铁海联运”的国际运输布局,有效保障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房山区将把创建国家级物流枢纽作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促进物流建设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全力推动国际陆港建设,为高端制造、绿色能源、新材料等“北京智造”产品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通道,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努力为首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更将房山打造成为集“枢纽+通道+产业”于一体的全球供应链战略支点。
事务中心综合整理自新华社、北京日报、新京报、中国水运网等
新闻线索、商务咨询
联系邮箱:info@mnavigati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