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力不会消失,只会转移”:中美航线断崖式撤离!

2025年05月03日 22:52 来源:航空旅

航空旅(FlightGlobal)消息,随着美国周五结束对中国的最低限度豁免,运力开始释放,货运航空公司正在努力寻找新的市场全球航空货运业正经历一场静默的“运力大迁徙”。 Cargolux首席执行官理查德·福森(Richard Forson)向《The Loadstar》透露,随着中美贸易航线吸引力的下降,运力可能会发生大幅转变。 目前中美航线运力正在加速撤离,而这场迁徙的终点,可能是亚洲-欧洲、非洲、南美乃至跨大西洋航线。这场由关税引发的蝴蝶效应,正在重塑全球航空货运的权力版图。

25c187666740d6a33c3680b5ab21064.png

中美航线“运力真空”显现

据航空咨询公司Cirrus Global Advisors数据显示,作为跨太平洋货运枢纽的安克雷奇机场,每日货机起降量已锐减7架次,其中芝加哥航线成为“重灾区”——这座曾因中美电商物流而繁荣的中转站,如今正经历运力“断崖式”撤离。更值得警惕的是,阿特拉斯航空(Atlas Air)每日运力撤出量高达4架次,这相当于砍掉了一条小型洲际货运航线的运力。

154921992fa72010e5e91fa1aa7df83.png

“运力不会消失,只会转移。”福森的预言正在成为现实:跨大西洋、欧洲-南美航线曾为追逐中美电商红利而抽调的运力,正像退潮般涌回原有航线,甚至可能向亚洲-欧洲、非洲、南美等新市场溢出。这场迁徙的背后,是航空公司对关税政策“达摩克利斯之剑”的恐惧——当货运量因关税成本飙升而萎缩,闲置运力必须寻找新的“宿主”。

新大陆争夺战:南美、中东与印度的“三重奏”

在运力迁徙的下一站,南美、中东与印度正成为航空公司眼中的“新大陆”。福森指出,南美市场虽电商潜力巨大,但物流基建的滞后性使其“尚在襁褓之中”。中国电商平台若想啃下这块硬骨头,必须直面清关效率低下、最后一公里配送成本高昂等顽疾——这本质上是一场对“时间成本”的豪赌。

中东市场则呈现出另一种图景:地缘政治红利与年轻化人口结构,使其成为跨境电商的天然试验场。但福森提醒,美国消费者独特的消费习惯(如对即时配送的苛求)可能限制中东市场的爆发力。这场“中东电商梦”能否照进现实,仍取决于物流服务商能否打破“最后一公里”的魔咒。

真正的“黑马”或许是印度。随着苹果将美国市场手机产能全部转移至印度,一场“产能向印”的迁徙潮正在酝酿。福森直言:“印度正成为全球贸易的‘飞蛾扑火’之地——所有人都将因贸易流向变化而涌入。”但印度的“阿喀琉斯之踵”同样明显:决策效率低下、基建周期漫长,可能让这场产能迁徙变成一场持久战。

1bcf9c11bf56ff8b1964e97c594e930.png

Cargolux的“反脆弱”策略:在混沌中押注场景化布局

面对运力迁徙的混沌局面,Cargolux选择了一条务实的道路:构建“场景化运力模型”。福森透露,公司正通过大数据模拟不同贸易流向下的运力需求,并制定动态响应机制。这种“以变应变”的策略,使其在第一季度舱位封锁协议到期后的续签谈判中占据主动——与其押注单一市场,不如构建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运力网络,通过模块化组合实现风险对冲。

“我们不会因印度市场的潜力而盲目扩张,也不会因南美市场的挑战而裹足不前。”福森的表态,折射出航空货运业在逆全球化浪潮中的生存智慧: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在风险中捕捉机遇。

3d4d4589644ed7c77feb3f8f3204b05.png

欧洲的“甜蜜负担”:当“中国制造”洪流冲击欧盟防线

在运力迁徙的另一端,欧洲市场正面临一场“甜蜜的烦恼”。福森抛出一个尖锐问题:若中国制造产品如潮水般涌入欧洲,欧盟将如何应对?这一诘问直指欧盟贸易政策的两难困境——既要维护本土产业,又难以割舍中国商品的性价比优势。更深层的危机在于,欧洲航空货运业可能因运力结构失衡而陷入被动:若大量从亚洲-欧洲航线撤出的运力无法被其他市场消化,欧洲内部航线或将陷入恶性竞争,进而推高物流成本,削弱其全球竞争力。

关税壁垒、地缘冲突、供应链重构……全球航空货运业正站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十字路口。在航空旅(FlightGlobal)看来,Cargolux的运力迁徙图谱,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在逆全球化浪潮中,没有永恒的黄金航线,只有不断进化的生存法则。航空公司若想穿越周期,必须学会在混乱中寻找秩序,在风险中捕捉机遇——正如塔勒布在《反脆弱》中所言:“风会熄灭蜡烛,却能使火越烧越旺。”这场运力迁徙,终将淘汰那些缺乏弹性的玩家,而让更具韧性的企业走向舞台中央。

相关合作联系方式:FlightGlobal2028

新闻线索、商务咨询

联系邮箱:info@mnavigati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