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航观察网(MNavigation)消息,近期,CMA CGM将旗下一艘集装箱船的租赁合同延长两年,在租船市场普遍低迷的情况下,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战略布局。根据丹麦 MB 船舶经纪公司的数据,CMA CGM将 3091 TEU的 “Lodur” 号(建造于 2003 年)船期锁定在 23 至25 个月。这一交易中,CMA CGM每天需支付 31500 美元的租金,相较于 2024 年 1 月该船 9 个月延期合同时每天 16500 美元的租金,涨幅明显。
“Lodur” 号由波兰的Stocznia Szczecin Nowa 建造,在当下华盛顿对中国建造的船舶吨位采取强硬立场的环境下,这一建造背景或许为其带来了一定优势,尽管近期征收的相关费用暂不适用于 “Lodur” 号这般大小的船只。
此次交易的达成,正值集装箱行业租船活动 “相对平静的一周”。MB 船舶经纪公司在其每周集装箱航运市场报告中指出,主要班轮运营商受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纷纷远离租船市场。仅在支线航线,尤其是欧洲航线出现了一些租船活动。同时,持续的关税形势深刻影响着市场,不少原本确定的交易,特别是远期长期交易最终失败,众多期望获得集装箱船前沿租赁职位的船东也遭遇重重阻力。
尽管市场租船活动清淡,但像 “Lodur” 号规模的船舶定期租船费率却保持稳定。MB 船舶经纪公司估计,一艘 3500 TEU 集装箱船一年的租船价格连续几周维持在每天 45,000 美元。“Lodur” 号的租期从 9 月开始延长后,将主要在地中海进行贸易。据了解,“Lodur” 号去年大部分时间就已在地中海运营,卫星跟踪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MB 船舶经纪公司还透露,目前市场上额外吨位的租赁多为短期且需支付溢价,尽管针对更现代船舶类型的租赁讨论仍在进行,但短期内达成交易的可能性较小 。
从现货市场来看,形势同样不容乐观。波罗的海交易所数据显示,周五Freightos Baltic Global Container Index 的平均现货运价为每箱 2047美元,与上周持平,但相比 2024 年底已下降 46.7%。波罗的海交易所分析称,尽管美国对中国造船舶港口成本的限制有所放松,部分电子产品的互惠关税也获得豁免,但中美集装箱贸易量的急剧下降趋势仍在持续。由于货主因成本上升取消订单,许多驶往美国的船只离开中国时都处于半满载状态,航运公司不得不迅速取消航班,这一情景与疫情早期颇为相似。而进口商则依靠累积库存和美国保税仓库,等待关税问题的解决。虽然越南等原产国对美出口的关税略有上升,但受需求减少影响,中国出口货物价格并未出现暴跌 。
CMA CGM此次逆势延长集装箱船租赁期限,背后有着多方面的考量与深远意义。CMA CGM将 “Lodur” 号锁定在地中海贸易,是对区域市场的精准把握。通过长期租赁,能够确保自身在该区域的运力稳定,满足客户需求,巩固其在地中海航运市场的份额。这也体现了达飞轮船对自身运营节奏的掌控,在市场不确定性中寻找稳定的业务支撑点。
然而,这一决策也面临着诸多风险与挑战。当前集装箱航运市场受中美贸易战、关税政策等因素影响,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现货市场运价持续走低,贸易量下滑,达飞轮船以较高价格锁定长期租约,若市场持续低迷,可能面临成本与收益失衡的风险。同时,其他班轮运营商纷纷谨慎对待租船市场,达飞轮船的 “特立独行” 能否在未来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还有待时间检验。
新闻线索、商务咨询
联系邮箱:info@mnavigati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