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国际机场东莞空港中心,迎来封关两周年!

2025年04月21日 08:45 来源:中国航务周刊

2025年4月18日,香港国际机场东莞空港中心(简称空港中心)迎来封关运作两周年。作为全球首个直达机场空侧的跨关境海空联运项目,空港中心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1745196272157326.jpg

软硬联通:湾区融合的“创新标杆”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的国家战略。空港中心自2023年4月18日封关运作以来,依托“一国两制”制度优势,乘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东风,已成为国家战略下区域协同发展的标志性成果。

在“硬联通”层面,空港中心以海空联运,串联起香港机场的全球航线网络与大湾区的制造业集群,货物从空港中心到香港装机最快仅需14小时,构建起一条“湾区制造”直通全球的空中丝绸之路。

在“软衔接”层面,空港中心通过跨境安检前置、海关监管互认等创新模式,突破两地规则壁垒,实现香港机场货站功能首次延伸至内地,相关项目获得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首批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优秀案例等全国性荣誉。

1745196294346606.jpg

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点名”建强空港中心平台,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连续两年在《施政报告》中提及空港中心,称其为“创新合作机制发展的最佳示范”。

2025年3月18日,东莞市委书记韦皓率团拜会李家超。双方表示,将加快空港中心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项目能级,携手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典范,共同写好大湾区建设这篇“大文章”。

货通全球:湾区制造的“黄金通道”

空港中心不仅是规则机制创新的试验田,更是推动产业发展、提升经济效益的“加速器”。

两年来,空港中心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累计进出口货值突破240亿元,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外贸企业超1000家,商品货类扩展至900余种,物流成本下降30%,时效提升20%。

2025年第一季度,空港中心表现亮眼,完成进出口货重同比增长132.23%,货值同比增长100.71%,进口业务增长尤为显著。目前,香港国际机场的三大货站已进驻空港中心,超过20家航空公司及125家国际货运代理在空港中心营运,可覆盖全球220个航点。

1745196311543840.jpg

同时,空港中心还为进一步深化两地产业和经贸合作搭建了新的桥梁,推动两地衍生“香港研发+东莞转化”“香港服务+东莞制造”等全新模式,助力合作产业转移阔步迈入“前研后产”、双向赋能的新阶段。

当前,东莞港务集团正全力推进空港中心长远计划建设,充分发挥湾区制造和香港航空优势,打造全球最先进、最智能的空港物流园。

据介绍,长远计划主地块预计于2025年7月动工,2026年年底建成。全面投产后,每年可处理货物100万吨,年贡献外贸货值7000亿元。

双向奔赴:莞港合作的“人文画卷”

东莞与香港一衣带水,地缘相近,血脉相连,二者渊源深厚。

空港中心的成功,不仅实现了东莞与香港的“软硬联通”,更是文化与人才的交融。随着空港中心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香港同胞选择扎根东莞,融入大湾区的发展浪潮。

东莞进明国际货运公司负责人林志伟说:“为了更好地承接空港中心业务发展,我们已将仓库面积从500平方米扩大到5000平方米。我对空港中心非常有信心,我和家人以及公司团队已经从香港搬到东莞居住。”

东莞港空运供应链公司陈仲贤说:“作为一名香港同胞,自从和家人一同从香港搬到沙田居住后,我加深了对这边文化的认识,也亲身感受到东莞和谐包容的城市氛围,以及空港中心为大湾区协同融合做出的贡献。”

1745196327240244.jpg

据介绍,空港中心未来预计创造就业岗位6000余个。在莞港两地良好的基础土壤上,架起一座“连心桥”,推动莞港两地人文交流更长远、深厚。

从机制突破到产业共赢,从货畅其流到人心相通,空港中心用两年时间,诠释了粤港澳大湾区“合则生利”的深层逻辑,为 “一国两制” 实践写下生动注脚。

站在两周年的新起点,这座“超级引擎”正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广的维度,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腾飞。

新闻线索、商务咨询

联系邮箱:info@mnavigatin.com.cn

更多新闻 See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