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航观察网(MNavigation)消息,备受航运业关注的中国造船厂“新贵”恒力重工本周迎来重要人事变动的消息,此前该公司从江苏扬子江船业高薪挖来的造船业资深职业经理人张涛,在上周被突然“下课”。
尽管解雇原因还不得而知,但作为造船业里明星级的高管,彼时张涛转会至恒力重工时,因其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广泛的行业人脉,成为恒力重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订单的重要推手。
数据显示,恒力重工的订单量在过去一年中显著增长,截至去年十月,其手中掌握的订单总值超过108亿美元,涵盖140多艘各类船舶。尤其是在与地中海航运公司签署的价值超过20亿美元的订单中,恒力重工展现了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然而,随着张涛的突然离职引发了对公司未来订单获取能力及扩展计划的质疑。
恒力重工的管理层表示,此次调整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旨在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业务运营效率。公司创始人陈建华将亲自接管张涛的职责,以确保新船业务的平稳过渡。陈建华强调,管理层的调整不会影响公司的承诺和服务质量,恒力重工依然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船舶和优质的客户服务。
据漫航观察网(MNavigation)长期跟踪了解,掌舵这艘民营石化巨头的陈建华和范红卫夫妇,曾多次蝉联江苏首富。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1全球胡润富豪榜》显示,陈建华和范红卫夫妇以2600亿元财富,位列全球36名,成为江苏最新首富,而2022年,其蝉联了江苏首富。
近年来,陈建华和范红卫夫妇将目光投向了造船领域。2024年9月26日恒力重工自主生产的第一台发动机成功交付,标志着恒力重工已完全具备船用发动机制造能力,实现了在船舶动力领域自主生产的重大突破。
事实上,据漫航观察网(MNavigation)了解,在当前国际航运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的管理稳定性和战略方向至关重要。恒力重工作为一家新兴的造船企业,正处于扩张的关键时期,并支持其15亿美元的新造船厂扩建项目。这些战略举措不仅是对市场机遇的把握,也是对未来发展的积极布局。
此外,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张涛先生的“离开”,恒力重工虽在推进LNG、LPG、甲醇、氨四种双燃料发动机的全覆盖,但其与MSC的合作能否真正撬动这些新技术的市场潜力,依然充满变数。MSC固然拥有全球最大的航运网络和市场影响力,但其庞大的船队和传统的业务模式,也让其在快速转型中面临巨大挑战。
据漫航观察网(MNavigation)了解,集运市场正经历着疫情后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最新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只有区区 77 艘集装箱船舶处于闲置状态,这一比例创下了疫情以来的历史新低。
此外,业内人士曾诟病,恒力重工作为一个“复活”的老船厂,在短期内接收了大量高难度、技术造成任务,在未来交付高峰的2026年之后存在一定不可控风险。
另在资本市场方面,随着借壳“松发股份”成功上市的恒力重工一度在金融与航运圈欣喜若狂,事实上面对资本市场的狂欢,业内人士指出恒力重工入局时间非常恰到好处,从布局船舶制造业、再到接单均赶上航运业造船与市场大周期,特别是在A股触底反弹以及美国301制裁时刻,中国因素的制造业优势正需要一个民营领袖时,对比在新加坡上市的扬子江船业以及国字号的中国神船们,恒力重工的横空出世,空降A股资本市场给了资本玩家一个合理的机会。
根据最新披露的财报,恒力重工在2024年三季度的净利润已达到1.34亿元,资产总额127.77亿元。
据漫航观察网(MNavigation)了解,恒力重工成立于2022年7月,由恒力集团收购了闲置十年之久的原STX(大连)资产。作为恒力集团的战略新兴业务板块,恒力重工专注于船舶及高端装备制造,目标是建立世界一流的绿色船舶制造基地。2023年初,恒力重工产业园全面投产,进一步推动了绿色制造技术的落地和实施。
恒力集团始建于1994年,立足主业,坚守实业,是以炼油、石化、聚酯新材料和纺织全产业链发展的国际型企业。集团现拥有全球产能最大的PTA工厂之一、全球最大的功能性纤维生产基地和织造企业之一,员工达17万,建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企业竞争力和产品品牌价值均列国际行业前列。目前,恒力集团旗下有恒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恒力石化”股票代码:600346)、广东松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松发股份”股票代码:603268)、苏州吴江同里湖旅游度假村股份有限公司(“同里旅游”股票代码:834199)三家上市公司、二十多家实体企业,在苏州、大连、宿迁、南通、营口、泸州、惠州、贵阳等地建有生产基地。
恒力重工曾高调表示,“家国情怀,实业兴邦。”在国庆节即将到来之际,恒力重工用自身在发动机领域“0”到“1”的突破,为祖国75周年华诞献礼。
特别是在美国301调查之际,今天中国船厂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中国船舶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巨大潜力。中国造船业在过去几十年里经历了从低端制造到高端技术制造的转变,特别是在LNG船舶等高技术船种的建造上,已展现出与欧洲传统强国相匹敌的能力。特别是面对国际竞争,在全球船厂竞争的舞台上,中国船厂带来稳定的订单,更是一个向全球市场展示其高端制造能力的机会。
总之,面对全球船舶制造业的新变局,漫航观察网(MNavigation)认为,中国的船舶制造业应继续保持其成本优势,加强技术创新,以应对来自全球的竞争压力,共同推动全球船舶制造和航运业的进步。而恒力重工的上市之路,也将为中国民营造船厂在全球造船舞台上写下全新的一页篇章。
尽管本周传来航运业明星级别的造船业老兵张涛先生的“下课”消息,但在业务与资本市场纬度,其离职的背景下,恒力重工的管理变动是否会影响其市场表现,值得持续关注。企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管理层的稳定性和战略一致性是确保其持续竞争力的关键。我们期待恒力重工能够在新的管理架构下,继续推动业务发展,实现更高的市场目标。
总体来看,在漫航观察网(MNavigation)看来,恒力重工的未来发展将依赖于其管理层的有效决策和市场适应能力。作为中国航运业的重要一员,恒力重工的成功不仅关乎自身发展,也将为中国航运业的整体进步贡献力量。我们应当以积极的态度关注这一行业的动态,支持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与合作,推动中国航运业的繁荣与发展。
新闻线索、商务咨询
联系邮箱:info@mnavigati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