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力重工重组草案出炉,剑指“民营造船第一股”!

2024年12月02日 23:18 来源:MN

漫航观察网(MNavigation)消息,12月1日,松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603268.SH,以下简称“松发股份”)发布了一则震动行业的公告:公司计划通过重大资产重组,购买恒力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力重工”)股权。交易完成后,松发股份正式退出日用陶瓷制品制造行业,全面向“全球最具成长力造船厂”战略转型升级。

1733152565282952.png

松发股份,长期以来以陶瓷生产为主营业务,向市场展示着稳步增长的企业形象。然而,随着陶瓷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市场饱和,松发股份逐渐认识到,继续固守传统产业的可持续性已经愈发显得捉襟见肘。因此,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松发股份便做出了令人意外的决策——退出日用陶瓷制造行业,转而全力向造船业进军。

从陶瓷到船舶,这一战略转型背后不仅仅是松发股份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更是对中国航运与造船业未来前景的深刻认知。尤其在全球造船业迎来复苏、国家政策支持重心转向船舶产业的背景下,松发股份的这一决策或许能为公司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松发股份的战略选择,不仅仅是一次跨界投资,更是与恒力重工这一航运新贵的深度合作。恒力重工,作为中国造船行业的后起之秀,近年来在市场上崭露头角,其雄心壮志正逐渐成为全球造船业中不容忽视的力量。

1733152590872144.png

恒力重工的资产背景为此次交易奠定了坚实基础。根据最新披露的财报,恒力重工在2024年三季度的净利润已达到1.34亿元,资产总额127.77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恒力重工所采用的估值方法极具专业性,资产基础法和收益法估值分别为80.06亿元和97.24亿元。松发股份在交易中选择了较低的80.06亿元估值,并且根据法律框架下的约定,承诺在2025至2027年间,恒力重工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将不低于48亿元。这一财务承诺,显示出松发股份对恒力重工未来发展的强烈信心。

与此同时,恒力重工所拥有的技术优势与创新能力,也为其在市场中的突围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作为国内领先的造船企业,恒力重工已掌握了诸多核心技术,包括超大型VLCC(超大型原油运输船)设计技术、低碳/零碳船舶研发技术等。此外,恒力重工还获得了MAN发动机的授权,成为少数几家能够自主生产船用发动机的造船企业之一。

这一系列的技术储备和生产能力,让恒力重工在全球造船行业中具备了极大的竞争优势。根据行业公开数据,恒力重工已成为中国第六、全球第九的造船企业,2023年接单量达到140艘,货值约108亿美元。2024年,恒力重工交付的第四艘大型散货船也提前完成,预计全年将下水12艘船舶,包括1艘30万吨VLCC。这些成绩无疑为恒力重工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733152624853693.png

同时,中国政府对造船行业的扶持政策也在不断加强。在2022年出台的《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意见》中,造船行业被列为重点支持领域之一。政府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推动船舶制造业向绿色环保、高端装备方向转型升级。这一政策背景无疑为恒力重工等企业提供了强大的外部支持。

然而,机遇的背后也充满了挑战。在全球航运业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如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如何在技术升级与绿色转型中占据主动,如何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都是造船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恒力重工在这一过程中能否成功突破,松发股份是否能够在新产业中取得预期成果,仍然充满悬念。

松发股份的这次转型,显然不仅仅是一次资本市场的操作,更是一场企业战略层面的深刻变革。在这一转型中,松发股份展现出了极强的战略眼光和灵活性。随着陶瓷行业的增长瓶颈逐渐显现,松发股份选择通过并购整合的方式,进军增长潜力巨大的造船行业,这一战略决策无疑是为企业未来的持续发展铺平了道路。

1733152664867805.png

随着松发股份的战略重组完成,恒力重工的迅速崛起,造船行业未来的竞争格局将变得更加复杂。全球航运市场的需求回升和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将为那些能够顺应趋势、具备创新能力的企业提供前所未有的机会。

然而,正如松发股份所意识到的那样,市场的激烈竞争也要求企业在短时间内构建更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恒力重工显然已经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无论是规模庞大的船厂,还是领先的设计与制造能力,都为恒力重工的快速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未来,恒力重工将继续深耕技术创新和绿色航运领域,力求在全球造船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

新闻线索、商务咨询

联系邮箱:info@mnavigatin.com.cn

更多新闻 See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