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航观察网(MNavigation)消息,近期,Drewry表示,预计特朗普的关税战将在 2025 年使全球集装箱量减少 1%,这已是该公司历史上第三次做出类似预测。以 2024 年全球集装箱运输量 1.832 亿标准箱计算,这意味着约 180 万个 20 英尺当量单位的货运量将消失,这一数据约占 2023 年全球运输量增长 1000 多万标准箱的 10%。回顾过往,在 2009 年金融危机期间,货运量下降了 8.4%,2020 年 COVID大流行期间下降了 0.9%,而此次 1% 的降幅看似较小,但在全球贸易体系高度脆弱的当下,其带来的连锁反应不容小觑。
Drewry进一步指出,托运人的需求萎缩将增加市场运力,可能会给运价带来下行压力,导致 “更多” 的吨位报废和船舶闲置,运营商不得不重新平衡供需关系。尽管大多数关税有 90 天的暂停期,且特朗普本周表示美国对中国的关税可能会减少,但Drewry分析称,如果目前三分之二的关税保持不变,美国从中国的进口可能会下降 40%。这一预测无疑给依赖中美航线的航运企业敲响了警钟。
从实际数据来看,市场的颓势已十分明显。Vizion 的数据显示,截至 4 月 14 日的一周,全球集装箱预订量环比下滑 1.57%,同比下滑 9.94%;美国进口预订量环比下降 12.15%,同比下降 22.37%;预订量环比下降 22.15%,同比下降 44%。赫伯罗特也表示,跨太平洋航线的预订量下降了 30%,长荣海运指出,由于中国进出口总量下降了 60%-70%,跨太平洋航线的运力下降了 30%-40%。这些冰冷的数据背后,是无数航运企业面临的订单流失、运营成本上升等难题。
关税战的影响还在供应链中持续蔓延。即便中美在 5 月底之前达成停火协议,中国工厂恢复生产,经济活动恢复到美国各主要港口仍需较长时间。洛杉矶港预计需要 30 天,中西部和休斯顿需 45 天,纽约 - 新泽西港则需 50 天。远洋运输恢复的漫长周期,让航运企业在短期内难以摆脱困境。此外,物流供应商的恢复情况也不明朗,有消息称,至少有一个东海岸主要港口在忙于各种出口货物,试图维持运营,但这也只是杯水车薪。
Integrated Specialty Coverages海洋咨询主管Andrew Kinsey强调,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不仅仅局限于集装箱运输。考虑到关税、市场状况和利率等因素的影响,短期内项目货运投资也出现回落,多个基础设施项目的最终投资决定被推迟。这进一步加剧了航运业的困境,因为项目货运往往是航运企业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
漫航观察网(MNavigation)认为,这场关税战,本质上是对全球航运业的一次残酷考验。航运企业在面对需求萎缩、运力过剩的双重压力下,不得不采取削减航线、闲置船舶等措施来降低成本。然而,这些措施也会对企业的声誉和市场份额造成一定影响。对于那些主要依赖中美航线的中小型航运企业来说,生存压力更是巨大,稍有不慎就可能面临破产清算的命运。
各国政府应深刻认识到贸易保护主义的危害。关税战不仅损害了航运业的利益,更对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贸易争端,建立稳定、公平、开放的国际贸易秩序,才是促进航运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之道。否则,航运业在 2025 年乃至未来更长时间内,都将在困境中艰难前行,而全球经济也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新闻线索、商务咨询
联系邮箱:info@mnavigati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