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美”转欧?中国航空公司从美国航线转向欧洲市场!

2025年04月27日 22:21 来源:航空旅

航空旅(FlightGlobal)消息,近年来,随着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中国航空公司似乎正逐步将战略重心从美国市场转向欧洲市场,这一转变不仅反映了市场动态的变化,更凸显了航空业在复杂国际环境下的应对策略。

俄乌冲突的持续影响成为这一转变的重要催化剂。由于无法使用俄罗斯领空,欧洲航空公司运营飞往中国和亚洲的航线时,飞行时间大幅增加,运营成本随之上升,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市场竞争力大打折扣。面对这一困境,欧洲航空公司纷纷削减了飞往中国和亚洲的航线运力,从而为中国航空公司在西进之路上让出了空间。

1745763643180869.jpg

数据显示,中国与欧洲之间的航空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根据航空分析公司Cirium的数据,2025年(截至12月结束的12个月)中国与欧洲(包括俄罗斯)之间的航班数量同比增长了12.5%,这一增长几乎完全由中国和俄罗斯的航空公司推动。即便排除飞往俄罗斯的航班(约2500个双向航班),航班数量仍增长了近10%。反观中美航线,增长则明显放缓。2025年第二季度中美之间的航班数量仅比第一季度增长了5%,远低于去年同期的25%增幅;而同期中欧航班增长约17%,与前一年同期的增长幅度持平。

中国航空公司在中欧航线上积极布局,新开和恢复多条航线。四川航空将于4月27日开通马德里至成都天府的航线,每周4班,由空客A350 - 900执飞,这是四川航空的第四个欧洲目的地;国航将于4月28日恢复巴黎戴高乐至成都的航线,每周1班,同样由空客A350 - 900执飞,补充了国航现有的北京至戴高乐航线;海南航空将于5月7日开通海口至伦敦希思罗的航线,每周1班,由波音787 - 9执飞;海南航空还于3月22日开通了奥斯陆至北京的航线,每周3班,由空客A330 - 300执飞。此外,首都航空、塞尔维亚航空、东航等也纷纷在中欧航线上有新动作。

1745763657918562.jpg

从城市对来看,马德里将成为中欧航线增长最为显著的城市。马德里将是欧洲(不包括俄罗斯)飞往中国航班数量增长最快的城市。今年马德里的计划航班数量将比2024年增加500个,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新增/恢复的航班(如上图所示)。去年未开通的航线(或2024年12月开通的航线)在下方以绿色显示。北京的航班数量增长了22%,预计今年增加约100个航班;上海的航班数量增长了8%,增加27个航班;温州的航班数量增长了14%,增加13个航班。而重庆的航班服务则与去年持平,由海南航空使用波音787 - 9执飞。

1745763670254187.jpg

然而,中美航线的增长放缓却引发了更多关注。尽管这并不完全与持续的贸易战相关(贸易战已导致波音交付给中国的飞机被退回),但无疑受到了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影响。中美之间的旅游和学生出行需求预计将下降,美国对中国学生和学者签证的发放进行了限制,并撤销了一些签证。而在旅游方面,中国外交部本月月初发布提醒,指出由于中美经贸关系恶化和美国国内安全形势,中国游客应充分评估赴美旅行的风险,谨慎出行。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美航线增长放缓,但目前尚未出现航班时刻表的实际减少。除海南航空和四川航空外,所有运营中美航线的航空公司今年都增加或维持了航班数量。不过,考虑到国际形势每周都在变化,未来航班数量将如何变化仍不明朗。

1745763683777277.jpg

对于中国航空公司而言,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欧洲市场或许成为了更为稳妥的选择。欧洲市场的快速增长不仅为中国航空公司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美航线增长放缓带来的压力。然而,中国航空公司在拓展欧洲市场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欧洲市场的竞争格局、运营成本的控制以及与当地航空公司的合作与竞争等。

中国航空公司的战略转向是地缘政治与市场动态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未来,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中国航空公司的航线布局和战略调整仍将持续,而其在全球航空市场中的角色和影响力也将不断演变。我们拭目以待,看中国航空公司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书写新的篇章。

相关合作联系方式:FlightGlobal2028

新闻线索、商务咨询

联系邮箱:info@mnavigati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