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航观察网(MNavigation)消息,2025年2月18日在中远海运集团揭牌重组成立9周年之际,中远海控旗下“中远海运洋浦”轮在扬州中远海运重工船厂命名交付。
该轮在交付,预计投入到美东航线,为全球航运线路绿色优化提供了新的可能。
具体来说,该船是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承建的国内首制16136TEU 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该项目的成功建造,标志着中远海运在发展绿色低碳战略新兴产业、推进新能源燃料船队建设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中远海运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朱碧新,副总经理、总会计师孙云飞,扬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潘国强,中远海运控股、中远海运重工相关负责人,中船集团、中国船级社、美国船级社、江苏科技大学等来自合作伙伴和客户企业的众多嘉宾出席现场命名仪式。
资料显示,此次命名的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是中远海运控股在扬州中远海运重工建造的首制新能源船型。该船型总长 366 米,型宽 51 米,最大装箱量达 16136 标箱,在技术创新、绿色低碳、数字智能等多个维度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凭借创新设计的超大甲醇储存舱,船舶可在甲醇动力模式下完成远东至美西单程航行,极大地提升了船舶运营效率,为中远海运全球航运线路优化提供了新的方案。同时,在数字智能系统加持下,船舶能耗及降碳指标均得到显著优化,展现出卓越的能源利用效率,为航运业节能减排树立了新标杆。
此前,在中远海控的全球供应链合作伙伴大会上,全球最大独立集装箱船公司 Seaspan 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陈兵表曾表示根据国际海事组织确定的新目标,在 2040 年航运业每单位运输活动的平均碳排放量需要降到 80%。到 2050 年,实现净零排放。为了达到这一的目标,各个航运公司也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减碳目标,中远海运集团计划到 2030年实现碳排放强度,较 2019 年下降 12%,ONE 和达飞分别计划到 2030 年实现碳排放强度,较 2008 年分别下降 70%和 30%。到 2050 年实现净零排放,马士基承诺到 2030 年将其年度排放量绝对值降低 70%,到 2040 年实现净零排放。实际情况,目前全球运营的船队规模约为 11 万艘,可使用清洁能源的船舶占比少于 2%,其中 LNG 占比少于60%,电池混合的动力占比 25%。剩下的是生物燃料、甲醇、核能、氢、氨,总计 15%左右。另外,在新造船订单上,将会有超过 200 艘的 LNG 双燃料集装箱船,150 艘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未来箱船能源应用的发展趋势尚不明确,实现绿色脱碳目标之路充满了未知和挑战。鉴于此,陈兵认为,面对进一步提升绿色脱碳目标和尚不明确的绿色能源供给,航运公司应该更关注可实施、可负担和可持续的,因为这并不是一场一蹴而就的 Revolution,更像是一场循序渐进的 Evolution。
事实上,漫航观察网(MNavigation)了解据进入2025年,全球航运市场的复杂性愈加凸显。从红海地区的不确定性,到贸易战的阴影,再到全球经济放缓带来的需求低迷,整个航运行业都面临着多重压力。而随着新联盟的崛起,航运公司之间的竞争焦点不仅仅是运力的争夺,更是网络部署和服务可靠性的比拼。新的联盟结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选择空间,托运人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更加灵活的服务网络。
分析师指出,在新的航线网络设计上尚没有明确的“赢家”。虽然双子星联盟在理论上承诺提高可靠性,但其合作伙伴们的系统能否成功运作,仍需时间验证。而MSC的直连港口模式虽然在覆盖面上具备优势,但频繁的停靠可能会引发调度和延误问题。因此,如何平衡运力、可靠性和灵活性,将成为未来航运公司面临的核心竞争力。
换言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短期的促销价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客户,但航运公司更需要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市场策略。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合理定价以及关注市场变化,航运公司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MSC的独立崛起,双子星联盟的合作共赢,Premier联盟的快速追赶,以及海洋联盟的市场主导地位,都预示着未来航运业将进入一个多元化的新时代。
新闻线索、商务咨询
联系邮箱:info@mnavigati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