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航观察网(MNavigation)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玫瑰园举行的一场活动中宣布对全球贸易“伙伴”征收关税。(这下哪还有伙伴)
美国将正式启动“对等关税”新政,号称这是“经济独立宣言”的一部分。这位在贸易战中屡屡“出奇制胜”的前总统,再次挥舞起关税大棒,把一个“解放日”包装成经济民族主义的庆典。他不仅将中国商品关税提升至34%,欧盟商品20%,更是对老挝、柬埔寨、斯里兰卡等亚洲国家开出超过40%的“惩罚性税单”,甚至把莱索托的进口商品关税拉升至50%的惊人高度。
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贸易政策调整,更像是美国重新绘制全球贸易地图的宣言,但对于航运业而言,这是一场关乎命运的地震。
路透社指出,新一轮贸易关税将进一步削弱刚刚从疫情后通胀飙升中恢复的世界经济的活力,该经济还饱受创纪录债务的拖累,并因地缘政治冲突而感到不安。根据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和其他国家领导人现在的做法,这也可能成为全球化体系的一个转折点,迄今为止,该体系一直认为美国作为其最大组成部分的实力和可靠性是理所当然的。
特朗普的“对等”到底有多“对等”?
特朗普声称所谓“对等”原则是“他们怎么对我们,我们就怎么对他们”,这听起来颇具民粹主义色彩,仿佛一种“小学生式报复逻辑”:“你打我一下,我就还你一拳。”
但真正的问题在于,这个“报复”本身就是建立在美国主观解读的基础上:比如白宫发布的关税“折扣清单”显示,美国对中国征收34%关税,是相较于中国对美国商品征收“67%关税”的一种“宽容”;而对柬埔寨征收49%,是因为对方实际征收的是“97%”。
如此“对等”背后是一种对全球贸易规则的彻底否定:美国既是裁判,又是球员,还自封为仲裁官。
2025年4月3日上午,中国商务部回应:中方注意到,美东时间4月2日,美方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并将坚决采取反制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美方声称自己在国际贸易中吃了亏,以所谓“对等”为由提高对所有贸易伙伴的关税,这种做法罔顾多年来多边贸易谈判达成的利益平衡结果,也无视美方长期从国际贸易中大量获利的事实。美方在主观、单方面评估基础上,得出所谓“对等关税”,不符合国际贸易规则,严重损害相关方的正当合法权益,是典型的单边霸凌做法。对此,很多贸易伙伴已经表达强烈不满和明确反对。
历史证明,提高关税解决不了美国自身问题,既损害美国自身利益,也危及全球经济发展和产供链稳定。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中方敦促美方立即取消单边关税措施,与贸易伙伴通过平等对话妥善解决分歧。
“解放日”背后,是全球航运业的新寒冬
航运业天然与全球贸易挂钩。一旦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升级,最先感受到冲击的不是地面上的商店,而是海上的轮船。
这一次,特朗普的“关税闪电战”来势汹汹。ZIM航运(Zim Integrated Shipping)在纽约股市盘后大跌3.9%,几乎抹平当日全部涨幅;干散货龙头Golden Ocean下跌2.2%;邮轮巨头Carnival Corp更是重挫4.1%。
这只是开始。
特朗普在讲话中提到“美国将重新主导本国的造船、造车、造药、采矿和制造业”,这等于向全球释放出一个信号:全球供应链将被“美式孤立主义”重新洗牌,而航运业将成为第一个被牺牲的行业。
此外,在小件包裹物流方面,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取消对来自中国的低价值进口产品的免税最低限度待遇。T86将于美国时间5月2日取消,据美国白宫最新消息显示,白宫将于5月2日正式取消针对中国出口的价值800美元以下商品的“小额免税”政策。
行政命令表示,在美国商务部长通知已建立足够的系统来收取关税收入后,特朗普将从2025 年 5 月 2 日美国东部时间凌晨 12:01 开始,终止对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的涵盖商品的免税最低限度待遇。其中,美国商务部长将在 90 天内提交一份报告,评估该命令的影响并考虑是否将这些规则扩展到来自中国澳门的包裹。
业内人士表示,这不仅是特朗普关税战的2.0升级,更将引发一系列全球供应链的蝴蝶效应——原本依靠$800免税通道横扫北美市场的中国跨境卖家将面临30%-60%关税成本暴增,上亿跨境订单的利润空间正被急速压缩......一纸政策或将改写全球跨境电商的游戏规则。
野村综合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木内隆英表示:“特朗普的关税可能会破坏美国自二战以来所引领的全球自由贸易秩序。”
但在未来几个月内,对全球消费者和企业买卖的数千种商品征收新税将会产生明显的价格上涨(从而抑制需求)效果。
法国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宏观经济学家安东尼奥·法塔斯表示:“我认为美国和全球经济将表现更差,不确定性增加,并可能走向我们所说的全球衰退。”
2025年4月2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即将在白宫玫瑰园宣布一项新的关税政策:对几乎所有进口产品加征10%的基准关税,并根据不同国家征收不同程度的附加关税。这一举措标志着美国贸易政策的新转折点,也在全球经济格局中激起了层层涟漪。特朗普的决策不仅预示着全球化体系的深刻变动,也极有可能成为国际贸易的新瓶颈。这一决定将如何影响全球经济,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低迷、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的背景下,我们需要从更深远的角度去思考。
“对等关税”有多方面影响值得关注
关税政策或将对美国经济产生哪些实质性影响?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美联储前高级经济学家胡捷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特朗普此次推出的所谓对等关税,显然在策略上与上一轮有所不同。上一轮关税主要针对特定国家或特定商品,更有选择性,而此次则是一揽子关税。这一变化下,以下几个方面或值得特别关注:
首先,商品价格将普遍上涨。哪怕关税加征是一次性的,也仍会对价格产生明显影响。例如,进入美国的汽车价格预计将上涨约11%。因此,未来我们可以预见到许多产品的价格都会上涨,这对控制通胀显然是一个负面消息。不过由于关税本身是一次性加上去的,是否会因此对通胀预期产生持续的影响,从而引发更多问题,仍值得关注。
其次,美国GDP的增长率料将在冲击下进一步放缓。美国今年的GDP本来就因为面临持续的高利率影响,会有所放缓,而此次关税冲击将加剧这一趋势。
最后,供应链的重新布局问题也非常值得关注。特朗普推出关税,既是为了减小贸易逆差,也是希望从长远角度推动供应链回流美国。随着这一普遍性的对等关税政策出台,对全球供应链的重新布局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确实值得关注。
全球经济面临的困境
2025年初,全球经济复苏的势头尚未完全稳固,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速普遍低于历史平均水平。2023年和2024年间,全球范围内的通货膨胀大幅上升,尽管各国政府已采取了诸如货币紧缩、财政刺激等多种政策措施,但全球经济依旧面临着债务高企、能源危机、以及地缘政治不稳定等多重压力。特别是美国作为全球经济的“火车头”,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然而,特朗普的这一系列关税措施的出台,势必会使得全球经济的复苏步伐进一步减缓。美国国内的经济困境和全球经济的低迷态势,注定使这一政策的实施更加复杂,影响也愈加深远。
美国的贸易新常态?
特朗普的贸易关税政策不是孤立的,它反映了美国近年来在全球化中的角色变化。自二战以来,美国一直是全球自由贸易体系的主导力量,全球贸易规则的制订者与执行者,凭借着强大的经济影响力和政治话语权,美国始终站在全球化的前沿。但随着特朗普上台并实施“美国优先”政策,全球贸易规则的制定者角色发生了转变。特朗普的这一关税举措,无疑是对自由贸易体系的又一次“重锤打击”。
野村综合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木内隆英曾警告道:“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会破坏美国自二战以来所主导的全球自由贸易秩序。”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从根本上来看,美国此举并不单纯是为了遏制中国崛起或对其他国家施压,更是美国在全球化体系中寻求重新定位的标志。特朗普希望通过提高关税,保护美国的制造业,减少外部竞争,进而实现经济复苏。然而,问题在于,这种自我封闭的做法不仅无助于美国本土经济的强势复苏,反而可能加剧全球供应链的断裂,抑制国际间的消费需求,最终导致全球经济陷入更加深重的衰退。
关税政策的全球影响:一个“颠倒的世界”
特朗普的新关税政策不仅会影响到美国本土经济,还将对全球范围内的多个经济体产生深远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在近期的讲话中表示,目前她认为全球不会陷入衰退,但她警告称,由于关税政策的实施,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将大幅上升。“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对所有人来说都更加低效的世界。”法国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宏观经济学家安东尼奥·法塔斯也表明,全球经济可能因此走向“全球衰退”。
如果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进一步升级,可能会导致全球范围内的贸易战爆发。对于中国这样的生产大国来说,关税的增加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通过庞大的制造业体系和全球化的供应链,与世界其他经济体建立了紧密的经济联系。但现在,随着关税壁垒的不断提高,中国不得不寻找新的市场,而这些市场的潜力远远无法与美国和欧洲市场相提并论。尤其是在全球消费需求下滑的背景下,中国的出口型经济可能会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
与此同时,与美国有着深厚贸易联系的发展中国家也将承受巨大的压力。对于这些国家而言,美国的关税政策意味着更高的成本和更加不确定的市场前景,进而影响到他们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
供应链中断与全球通胀压力
特朗普的新关税政策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全球供应链的进一步中断。从历史经验来看,全球供应链是支撑各国经济增长和价格稳定的重要因素。然而,关税的提高将加大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直接影响到全球商品的流动性。对于全球消费者而言,价格上涨将是最直接的反应。根据分析,关税的提高将导致一些日用消费品、电子产品以及汽车等商品的价格普遍上扬,这将抑制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进而压制整体需求。
全球范围内的供应链中断也可能导致一些原本低通胀的国家,如日本,面临更高的通胀压力。日本长期依赖于出口导向型经济,并且相较于其他经济体,消费价格增长较为温和。然而,随着美国加征关税并可能造成供应链中断,日本的制造成本将显著上升,进而导致通胀压力的加大。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可能面临更加复杂的抉择,甚至不得不在出口导向型经济与控制通胀之间做出艰难的平衡。
对美元及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还可能对国际金融市场和美元的地位产生重大影响。长期以来,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几乎无人能撼动,然而特朗普的持续贸易政策和关税措施可能会破坏这一平衡。由于美元持续升值,全球贸易伙伴的竞争力受到压制,而特朗普可能通过增加关税来进一步加强美元的优势,但这一做法也可能威胁到美元的国际化地位。
正如TS Lombard的首席经济学家弗雷娅·比米什所言:“我们将继续看到特朗普采取更加激进的方式应对美元的强势。”美元的强势不仅使得美国出口商面临更加困难的境地,也加大了全球市场的通胀压力。如果特朗普继续采取更加激进的贸易政策,全球范围内可能会出现对美元替代品的需求增加,从而对美元的国际地位造成潜在冲击。
换言之,在特朗普的贸易政策面前,全球化的未来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全球经济已经在疫情后经历了严重的衰退和复苏困境,如今又面临着加剧的贸易壁垒和政策不确定性。全球各国政府将不得不面对一个“颠倒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经济增长的动力变得更加不稳定,国际合作的基础遭遇挑战。
正如欧洲央行行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所言:“今天我们必须应对封闭、分裂和不确定性。”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全球化的路线图可能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美国不再是全球自由贸易体系的领头羊,全球经济的未来充满了更多的不确定性,而这一切,将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开始,逐步展开。
无论如何,面对这一前所未有的挑战,各国政府、企业和消费者都需要未雨绸缪,做好应对全球经济波动的准备。而这一切的起点,或许正是从美国加征关税的那一刻开始。
漫航观察网(MNavigation)评论道,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是一次孤立主义的狂飙,也是一次对全球化的深度回击。对于航运业而言,它既是危机,也是一次破局的契机。世界不再是扁平的,但海洋依旧辽阔。谁能看清暗流,谁就能在风暴中驶出新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