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航观察网(MNavigation)消息,3月21日晚间,中远海控(601919)发布2024年年报业绩,期内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338.59亿元,同比增长33.29%;营业成本人民币1,647.74亿元,同比增长12.29%;实现息税前利润(EBIT)人民币699.48亿元,同比增长90.74%;实现净利润人民币553.95亿元,同比增长95.0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491.00亿元,同比增长105.78%。
中远海控表示,亮眼的业绩、充沛的资金、健康的财务结构,展现出稳中提质的强劲韧性和持续增强的价值创造能力,为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做好股东回报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其中,集装箱航运业务完成提单箱量2,593.9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0.12%,实现收入人民币2,259.71亿元,同比增长34.40%;码头业务完成总吞吐量14,403.27万标准箱,同比增长6.06%,实现收入人民币108.10亿元,同比增长3.98%。
此外,中远海控强调,该公司致力保持利润分配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2022-2024 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董事会建议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2024 年末期现金红利人民币 1.03 元(含税)。
中远海控在公告中指出,2024 年,世界经济延续温和复苏态势,全球生产活动有所改善,服务贸易活跃支撑全球贸易保持增长,带动了全球集装箱航运市场运输需求攀升。行业机构数据显示,全年市场需求大致增长 5%-7%。2024 年,全球集装箱航运市场新船运力交付约 300 万TEU,同比增幅超过 10%。尽管新船交付运力增长显著,但红海船舶绕航叠加港口拥堵,消化吸收了部分运力,有效缓解市场供给压力。综合来看,随着供需关系趋紧,市场运价反弹回升,2024 全年集装箱航运市场景气度明显回升。
近年来,数字智能、绿色低碳已成为行业变革的两大主流趋势,推动集装箱航运市场的持续发展。一方面,全球产业链呈现区域化、短链化的趋势。伴随这一发展趋势,全球客户对供应链的安全和韧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航运公司已逐步将运输服务向两端延伸,打造全程数字化供应链服务能力。另一方面,随着全球绿色监管的日趋严格,航运公司通过积极订造甲醇双燃料等新能源船舶,加速船舶绿色技术改造,构建绿色燃料供应链体系,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同时,航运公司加速推出一系列绿色数字化供应链产品,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绿色需求。
码头业务市场
据海关总署统计,2024 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人民币 43.85 万亿元,同比增长 5%。中远海运港口凭借高效链接能力的全球码头网络,持续发挥与母公司双品牌及海洋联盟协同优势,总吞吐量同比上升6.1%至 144,032,722 标准箱,其中,中国地区码头的总吞吐量同比上升 6.5%至 109,808,199 标准箱,海外地区总吞吐量同比上升 4.5%至 34,224,523 标准箱。
中远海控指出,尽管未来全球经济复苏存在分化和不确定性风险,但中国凭借产业链韧性、政策支持以及新兴领域的突破,进出口规模有望保持稳定增长,贸易结构有望进一步优化。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等产品的出口将继续成为增长主力,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加速,为港口行业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换言之,2024年以来,中远海控锚定“以集装箱航运为核心的全球数字化供应链运营和投资平台”的定位,统筹推动“集装箱航运+港口+相关物流”一体化发展,加快全球通道建设,持续升级全链服务,加速数智绿色转型,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稳步提升。
此外,中远海控还在公告中披露,2024年年内,该公司接收12艘、合计23万TEU新船运力,部署于欧美主干航线及拉美新兴市场。截至2024年底,公司自营船队运力已超330万TEU,在全球约145个国家和地区的629个港口均有挂靠,共经营429条航线,中南美、非洲、东南亚地区货量实现快速增长。面对航运联盟深刻变局,公司与海洋联盟成员延长合作至2032年,并携手海洋联盟成员推出了DAY8、DAY9产品,向市场释放稳健运营的积极信号。同时,公司持续深化集装箱航运板块与港口板块双向赋能,实现秘鲁钱凯码头开港,推出钱凯至上海双向最快交货期服务和“凯”旋门系列数字化供应链产品;旗下港口公司年内完成埃及苏科纳集装箱码头交割,签署泰国林查班港码头投资协议,并携手双品牌持续提升比雷埃夫斯码头、阿布扎比码头等关键枢纽港服务能力,其中阿布扎比码头开港以来累计实现吞吐量近600万TEU,连续三年增幅超30%,全球化发展版图走深走实。
以数智全链发展,激发生态新活力。
中远海控通过持续的资源投入和数智化转型,致力构建安全、韧性、高效的全球供应链体系。公司已完成8个金领海外投资平台与9个供应链运营平台搭建,一批供应链标杆项目稳步推进。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于供应链控制塔、智能仓储、智能拖车、智能客服等系统工具,加速推动“航线产品”向“数字化供应链产品”的跃迁。公司创新设计“西部陆海新通道+中亚班列”“跨里海多式联运”“陆海快线+钻石快航”等通道产品,推出组合运输模式及38款全链数字化供应链产品,服务范围覆盖9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除海运以外的供应链收入达到人民币409.39亿元,同比增长18.09%。行业生态建设方面,中远海控成功承办全球供应链合作伙伴大会、海洋联盟全球港航合作伙伴大会,依托GSBN数字化平台已签发电子提单超过38万单,自主研发的冷箱智能服务My Reefer 平台Smart PTI 覆盖至澳洲、东南亚多国,全球数字化“生态圈”进一步扩容增友、助力提升全球贸易效率。
以绿色低碳转型,引领可持续发展。
作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航运企业,中远海控顺应绿色环保发展新趋势、新要求,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坚定不移走好绿色低碳发展之路。船队结构优化方面,公司于报告期内签署了12艘14,000TEU型拉美极限型高冷插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建造合同,截至目前,包括在建及现有集装箱船舶甲醇双燃料发动机改造在内,公司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舶将达32艘,合计运力近59万TEU,第一艘甲醇双燃料动力船舶“中远海运洋浦”轮已顺利命名。与此同时,2024年,公司实施了国内最大单船用生物燃料加注工作,并为更多客户颁发了Hi-ECO绿色航运证书,绿色运输实践得到进一步推广。绿色智慧码头建设方面,能效管理平台在国内控股码头全部上线、智能集卡在海内外码头规模化应用、绿色港口星级建设加速落地,推动公司从绿色低碳践行者加速向绿色航运引领者转变。
以资本为纽带,实现价值共创共赢。
中远海控秉持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以资本为纽带,加强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紧密合作。2024年,公司先后参与了美的集团H股IPO、战略性入股盐田港和安吉物流,旗下全资子公司中远海运集运提升中远海运物流供应链持股比例至19%。上述股权合作,深化了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战略合作,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公司的整体效益起到了稳定器的作用,2024年,公司投资收益达到人民币48亿元。与此同时,公司坚决守护公司价值、保障股东权益,2022年至2024年各年均保持约50%的派息比例。此外,自2024年10月发布新一轮A股及H股回购方案以来,公司积极开展股份回购工作,截至2025年3月21日收盘,已累计回购A股约9231万股、H股约2.08亿股,回购总金额约合人民币35.57亿元,所回购股份均将做注销,致力提升投资者长期投资的信心。本年度中远海控被新增纳入中证红利指数、上证红利指数等多个红利指数样本,可持续回报能力获得市场认可。
展望未来,复杂多变仍将是集装箱航运业的主基调。一方面,地缘政治影响更大、红海局势不确定性持续、贸易关税政策烈度更强等,使得全球货流结构深刻演变;另一方面,全球经济韧性发展、新兴市场崛起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等给集装箱航运市场带来新机遇。
在此背景下,中远海控将以全球客户需求为导向,围绕自身“以集装箱航运为核心的全球数字化供应链运营和投资平台”的定位,更加前瞻性、系统性地加快全球化、规模化发展,提速数字智能、绿色低碳转型,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努力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
著名海事咨询机构Sea-Intelligence发布的最新分析报告,全球九大集装箱航运公司在2024年获得了惊人的273亿美元息税前利润(EBIT),创下了历史上第三好的盈利年。然而,尽管这一数据令人瞩目,它仍然与2021年和2022年疫情期间近2000亿美元的高峰值相差甚远。通过对这一现象的深入剖析,我们可以看到航运行业的盈利模式虽然在短期内得到了恢复,但长远来看,挑战仍然存在。
根据Sea-Intelligence的分析,2024年集装箱航运公司总的息税前利润(EBIT)达到了约600亿美元,这一数据超越了疫情前的任何年份。若将2019年、2020年和2023年的利润合计,2024年的息税前利润仍然领先于这三年的总和。尽管如此,这一盈利水平仍然无法与2021年和2022年疫情期间的巅峰时刻相提并论。那时,由于供应链紧张,集装箱运价飙升,航运公司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利润,几乎达到了2000亿美元的EBIT。
此外,在业内人士看来,更为重要的是2024年并不是一个充满安定的年份。全球经济依旧面临着通货膨胀压力,原油价格波动对航运成本造成了影响,甚至一些市场的需求也因为经济放缓而出现了衰退。对于航运公司而言,这意味着虽然短期内仍能从高运费中获益,但长远来看,运费的上涨势头或将趋于平稳,甚至可能会在某些航线上出现下滑。
漫航观察网(MNavigation)分析认为,尽管特朗普的政策可能为全球航运业带来一定的短期机遇,但从长远来看,行业需要更多的策略性思考。当前,班轮公司将面临利润下降和运力过剩的风险,这一变化也将促使船东们加速调整战略,提升市场适应能力。未来的航运市场不再是单纯的暴利时代,而是进入了一个更加复杂、充满竞争的“新常态”。
换言之,在新一轮行业大洗牌风暴已经来临,不仅关乎各家航运公司的命运,更关乎整个全球贸易的流向和模式。对于全球集装箱运输业来说,2025年挑战与机遇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