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航观察网(MNavigation)消息,在历经一周左右的发酵,全球港口收购案史上最大的交易或迎来一个“转机”,由中国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官网转载香港《大公报》锐评香港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日前与美国贝莱德牵头的财团以及全球最大班轮公司MSC主导的TiL财团达成的总价值达230亿美元的港口资产交易。
大公报点评称:“面对如此大事大义大节,有关企业当三思,应好好想想有关问题的性质和要害是什么,好好想想自己要站在什么立场、站在哪一边。”
交易具体细节为,长江和记实业公司拟向该财团出售旗下和记港口集团80%的资产,转让其持有和运营的分布于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及配套物流网络,包括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和克里斯托瓦尔港口。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商业交易,而是一场牵动国家战略、全球格局以及地缘政治敏感神经的博弈。和记的决定究竟是纯粹的商业考量,还是在外部压力下的无奈让步?该笔交易表面上看是航运业在全球化与民族主义夹缝中艰难求存的缩影,但实质也是大国博弈在港口这一战略资产上的再次交锋。
和记的抉择选择:从战略收缩到“卖身”之争
和记黄埔曾是全球港口业务的操作系统,其业务版图涵盖亚洲、欧洲和美洲,掌控着包括巴拿马运河枢纽的重要枢纽。然而,近年来,和记的港口业务却逐渐显着疲态。正如英国航运咨询公司Drewry高级分析师埃莉诺哈德兰所言,多年来,和记的母公司长和控股显然将重心转向其他产业,港口业务的战略地位被边缘化。缺乏明确的拓展计划,和记不但未能跟上行业整合的行动,反而睁大眼睛看着竞争对手如MSC通过并购迅速崛起。
此次出售涉及和记下大部分港口资产,交易对象包括MSC和美国投资集团贝莱德(BlackRock)。根据Drewry最新数据,MSC在2022至2023年期间实现了10.3%的货运增长,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数增长的港口运营商。显然,这家班轮公司正在加速巩固其在全球港口与码头领域的霸主地位。而和记的“退场”,无疑为MSC提供了天赐良机。
据Drewry数据研究,如果交易达成,地中海航运公司 (MSC) 以 230 亿美元收购和记港口绝大部分资产,从而超越长期以来第一大所有者和运营商 PSA 国际港务集团,成为全球港口运营商赛道的霸主。Drewry认为,这一交易如果达成,不仅令MSC跃升为全球最大码头运营商,更在未来几年内可能在全球集装箱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这一历史性交易的背后,不仅仅是市场份额的扩张,更是整个航运产业结构、竞争格局的重大调整。
这一局面让业内观察人士纷纷担忧,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航运公司MSC,控制着全球最庞大的集装箱码头网络,是否会因此产生巨大的市场集中度,进而影响到全球航运业的公平竞争。
然而,这一交易的争议点不仅在于和记的战略收缩,更在于其出售对象和时机。《大公报》社论毫不留情地指出,长江和记的“交易操作”,是“为了一己私利向西方低头”的恐惧表现。与之对应表现的结果就是长江和记的股票在今日迎来大跌。
Drewry预测,如果交易达成,到2028年,MSC所持有港口公司的集装箱吞吐量将会激增,MSC的市场份额将可能接近15%。这意味着MSC将超越马士基(Maersk),重新夺回行业霸主地位。马士基的APM码头目前的吞吐量为560万TEU,而MSC的吞吐量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大幅增加,达到220百万TEU的规模,几乎是目前马士基吞吐量的四倍之多。
此前,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发表了一系列令人震惊的言论。他声称巴拿马运河“属于中国”,并扬言美国将夺取这一战略水道。尽管特朗普的指控缺乏事实,但由于和记黄埔恰好拥有巴拿马运河边界的两个码头,这笔交易很快被人们联系起来。开始猜测,美国是否通过施压和记述出售港口资产,从而实现了对巴拿马运河周边基础设施的“控制”。
事实上,自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对关键基础设施的外资控制表现出强烈的关注,尤其是在涉及中国企业的案例中。和记作为一家香港企业,虽然不是内地国企,但其根基与中国密不可分。若要出售西方财团的,难免被解读为对美国压力的妥协。
换言之,今天中国政府对该笔交易的官方态度,代表着藏在港口的战略价值中。全球贸易的命脉,不仅是货物吞吐的物理节点,更是影响国家过去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大力投资海外港口的成绩,从希腊的比雷埃夫斯、汉堡港到巴基斯坦的瓜达尔、再到秘鲁的钱凯港,构建了一个覆盖港口的网络。这些资产,不仅是经济杠杆,也是中国成绩。
从行业角度看,如果中国有关部门或政府出手,结合招商局集团与中远海运集团旗下的港口运营公司,携手合资公司或基金等投资公司的架构,接盘长江和记港口集团80%的资产,和其持有和运营的分布于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及配套物流网络,不失是一个充满想象的解题思路。同时,如果招商局港口公司加持中远海运港口公司以及长江和记黄埔的港口三方规模,将诞生一个全新的“宇宙最强港口运营商”,从行业角度来说是中国航运业港口网络的最强联盟,也是中国航运业未来市场份额的巅峰之战,同时还是中国港口运营商公司同全球优秀港口运营商的一次正面较量;更是中国与美国在全球多个第三方区域的码头港口之战的一次掰手腕。可以说,从多个维度来看,若按这个思路推进,这将是一场超越230亿美元数字价值的中国式的港口航运业的团结。
漫航观察网(MNavigation)分析认为,中美之间的角力,从贸易战延伸到基础设施争夺,港口作为关键节点首当冲。此次和记出售的风波,只是冰山一角。未来,任何涉及战略资产的交易,都可能被大国博弈的洪流裹挟,如果美国人一嚷嚷,中国企业就退让,这样来看和记港口的确没有开一个好头。
换言之,和记黄埔的港口出售,如果交易达成,既是企业战略的失败,也是大国博弈的缩影。在全球陷入困境的产业加速整合的此时,不再是港口商业资产,而是大国博弈的砝码。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的表态,既是对和记的批评,也是对西方霸权的回应。对于中国而言,这不仅是一场航运业的挑战,更是一场关乎国运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