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旅(FlightGlobal)消息,近期,航空货运市场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电商平台纷纷取消航班、削减运力,而持有合同的中国货主则要求转向即期市场,以应对空运运价的持续下滑。这一连串动作,无疑给原本就动荡不安的航空货运市场再添波澜。
尽管中国春节假期的结束通常会触发运价上涨,但今年的情况却大相径庭。中国货代企业纷纷反映,运价依然维持在低位。“市场现在乱成一锅粥,”一位中国货代无奈地说道。他进一步指出,国航等航空公司正在上调运价,而阿提哈德航空和汉莎货运等则选择降价。按常理,春节过后运价应有所回升,但2025年的市场却显得异常诡异,运价始终在低水平徘徊。
运价低迷的背后,电商平台的“缺席”难辞其咎。这位货代表示,需求大幅下降是主要原因。“电商平台和大客户发来的招标需求明显减少,我们的系统显示,与2024年1月相比,货量减少了57%。”他补充道。此外,他还目睹了大量航班的取消,“与1月相比,航班数量减少了11%。”
运价不涨反跌的态势,对合同市场也产生了连锁反应。那些签订了固定运价合同的大客户,开始纷纷向货代企业发送报价请求,这表明固定运价已经远高于市场水平,他们正面临违约的风险。
WorldACD的报告也印证了这一点。报告指出,很难判断近期的运价下滑是单纯受到中国春节假期和工厂停工的影响,还是与美国特朗普政府突然决定撤销中国进口商品享受321条款免税小额进口程序权限有关。但无论如何,中美之间的货运量已经出现了显著下滑。在第五周,中国至美国的货运量环比下降了20%,第六周更是下降了28%,同比降幅更是高达41%。同时,香港至美国的货运量也分别在第五周和第六周环比下降了22%和13%。
根据WorldACD市场数据公司(WorldACD Market Data)的最新周度数据和分析,全球航空货运吨位在第6周(2月3日至9日)略有反弹(+3%),摆脱了前一周农历新年(LNY)假期的颓势,尽管平均运价进一步下降,尤其是亚太地区。
相比之下,其他庆祝春节的国家在第五周也经历了货运量的急剧下滑,但随后在第六周迅速反弹。韩国、台湾和越南的货运量分别恢复了21%、68%和31%。而这些市场至美国的即期运价也“显著高于去年同期”,这表明中国小额免税进口禁令的影响确实不容小觑。
一位英国货代补充道:“一旦小额免税进口禁令正式实施,并影响到电商平台,今年将对运力和需求产生巨大影响。”数据分析机构也证实了近期的航班取消情况,指出美国海关处理积压的货物迅速导致总统令被暂停执行,直至“建立起充分且高效的系统来处理和收取关税收入”。在此期间,数十架装载电商货物的货运航班被取消。
中国至美国的即期运价在第五周环比下降了7%,第六周再降3%,至每公斤3.99美元,同比降幅达到19%。香港至美国的运价也同比下降了14%。唯一可能上涨的领域是超大件货物,由于垂直运力减少,该领域的运价可能会上涨。自1月以来,垂直运力已经下降了36%,同比降幅更是高达47%。
从全球范围来看,基于合同和即期市场平均混合的运价下降了5%,平均价格比去年同期低了3%。但WorldACD也指出,由于中国春节的影响,数据仍然显得混乱。
在这场风暴中,航空货运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需求低迷、运价不振的困境中寻求突破,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难题。或许,只有那些能够灵活应对市场变化、不断创新的企业,才能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本文编译自theloadstar:《Ecommerce platforms cancel flights and slash capacity – market is 'a m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