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航观察网(MNavigation)消息,近一段时光以来,全球航运市场风云变幻,各大航运联盟在激烈竞争中寻求生存与发展。然而,即将实施的美国港口费新政,恐将对海洋联盟(Ocean Alliance)带来致命打击。此举不仅严重影响中远海运(COSCO SHIPPING)、东方海外(OOCL)、达飞集团(CMA CGM)和长荣海运(Evergreen)四家成员公司的运营策略,更可能在全球航运格局中制造新的竞争不平衡。
港口费新政的影响
根据海运市场研究机构Sea-Intelligence的最新报告,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即将实施的港口费政策将对海洋联盟造成重大冲击。该政策规定,所有中国拥有或运营的船舶在靠泊美国港口时需缴纳一笔高额费用。这一政策将在2025年10月14日生效,并在未来三年内逐步加码,直至2028年4月达到顶峰。
对海洋联盟而言,这一政策无异于一场灾难。根据Sea-Intelligence的计算,海洋联盟需要在跨太平洋航线上更换总计90艘船舶(相当于963,000标准箱)。然而,由于中远海运和东方海外的中国背景,这些船舶将无法在美国靠泊。此外,达飞集团和长荣海运的许多船舶也是在中国建造的,进一步限制了可用船舶的数量。
竞争失衡与市场风险
相比于海洋联盟,其他航运联盟如双子星联盟(Gemini Alliance)受港口费新政的影响较小。双子星联盟的成员包括丹麦马士基(Maersk)和德国赫伯罗特(Hapag-Lloyd),他们可以通过调整航线,将中国建造的船舶转移至其他航线运营。然而,海洋联盟的这种灵活性显然不足。
根据Sea-Intelligence的分析,海洋联盟在跨太平洋航线上能够使用的非中国背景船舶仅有93艘,其中只有62艘船舶不是在中国建造的。此外,美国港口的实际操作能力也限制了船舶的最大尺寸,仅有42艘不超过18,000标准箱的船舶符合这些要求,总运力仅达585,000标准箱,远低于所需的963,000标准箱。
这一现实将导致海洋联盟在跨太平洋贸易中面临比竞争对手更大的成本压力。随着港口费新政的逐步实施,海洋联盟的运营成本将大幅上升,严重削弱其市场竞争力。
更深层次的问题
除了港口费,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时期的对华惩罚性关税政策也对海洋联盟产生了深远影响。海洋联盟在中美跨太平洋航线上大幅缩减运力,近期的数据显示,在4月至5月的八周内,海洋联盟取消了90次航行,而双子星联盟则无一取消。
贸易战的阴影下,亚洲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也给航运业带来巨大挑战。根据Sea-Intelligence的报告,来自中国的预订量下降了30%至50%。尽管亚洲其他地区的需求有所增长,但不足以完全弥补中国市场的损失。
在漫航观察网(MNavigation)看来,301调查的港口附加费叠加关税,对于海洋联盟中的达飞集团与长荣海运尚有解决方案,但对于中远海运集运与东方海外来说,精准封印的bug似乎还没有更好的破解之道。事实上,只要按目前的联盟阵容来看,只要达飞集团与中国台湾船公司长荣海运迅速租赁第三方船队,来破解美国游戏规则,海洋联盟就有解,换言之,只要海洋联盟有解,中远海运就有解锁bug的办法。
在全球航运市场充满不确定性的今天,海洋联盟必须以更加灵活和前瞻性的策略应对挑战。只有不断创新和优化,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美国港口费新政虽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也为海洋联盟提供了重新审视自身战略、优化运营模式的契机。迎难而上,方能在风雨中迎来新的曙光。
新闻线索、商务咨询
联系邮箱:info@mnavigati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