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航观察网(MNavigation)消息,3月21日,中远海运港口在港召开2024年全年业绩发布会,披露了2024年全年业绩。面对全球港口行业需求波动、红海危机持续发酵等多重挑战,公司全年实现收入15.03亿美元,同比上升3.3%;EBITDA达8.43亿美元,同比增长2.3%。应占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利润3.2亿美元,同比上升7.5%。尽管股权持有人应占利润同比微降4.8%至3.09亿美元,但公司通过“全球布局”与“精益运营”双轮驱动,在吞吐量、市场份额及战略布局上均取得突破性进展,为行业树立了逆境中稳中求进的典范。
▲中远海运港口官网
2024年,中远海运港口总吞吐量同比增长6.1%至144,032,722标准箱,权益吞吐量亦提升4.5%至45,318,318标准箱。其中,中国地区码头总吞吐量占比76.2%,同比增长6.5%,长三角与西南沿海地区的双位数增长成为主要引擎,体现了国内市场的强劲需求。海外地区吞吐量虽占比23.8%,但同比增长4.5%,显示出公司全球化布局的初步成效。在财务层面,公司通过精细化管理有效控制成本。同时,公司积极应对高利率环境,通过债务结构优化与资金集中管理,展现了卓越的财务韧性。
战略布局:全球网络与智慧绿色协同发展
中远海运港口的战略布局在2024年进一步清晰。公司以“全球布局”为核心,加速在新兴市场与关键枢纽港的投资。年内,秘鲁钱凯港建设稳步推进,填补了南美与苏伊士运河区域的网络空白。在运营层面,公司以“精益运营”为理念,推动重点码头升级。比雷埃夫斯码头、CSP阿布扎比码头等枢纽港的服务能级持续提升,而CSP钱凯码头正朝着“南美第一智慧绿色港口”的目标迈进。数字化与绿色低碳成为公司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两大抓手:一方面,智慧港口建设加速,数字化生态圈逐步完善;另一方面,清洁能源应用扩大,码头能源结构转型升级,为行业绿色发展树立了标杆。
挑战与应对:红海危机下的危中寻机
2024年,红海危机成为全球航运业的最大挑战。中远海运港口通过灵活的应对策略,成功化解了危机对码头运营的冲击。公司协调航运联盟调整航线,争取加班船临时挂靠,确保了控股码头箱量的稳定增长。以希腊比雷埃夫斯码头为例,尽管红海局势导致其吞吐量下降,但公司通过将货物转运至西北欧的泽布吕赫码头和西班牙码头,实现了区域间的协同互补。管理层在业绩发布会上强调,红海危机虽带来短期压力,但也暴露了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为公司提供了优化网络布局的契机。公司将继续加强与航运联盟的合作,通过港航协同提升抗风险能力,同时在危机中挖掘新兴市场的增长潜力。
战略远见与执行力的双重胜利
从行业角度看,港口业正经历从传统装卸向综合物流服务商的转型,数字化与绿色低碳成为核心竞争力。中远海运港口在这两方面的投入,既符合行业趋势,也为自身构筑了长期优势。例如,智慧港口建设不仅提升了运营效率,更通过数字化生态圈链接上下游,增强了客户粘性;绿色低碳转型则响应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诉求,为公司赢得了ESG(环境、社会、治理)层面的加分。
然而,公司仍面临诸多挑战。海外市场的地缘政治风险、全球贸易增速放缓以及行业竞争加剧,都可能影响未来业绩。对此,公司需继续深化战略执行,加强区域协同,同时在新兴市场的投资中注重风险管控。此外,随着全球供应链重构,公司需进一步提升服务灵活性,以应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
总体而言,中远海运港口在2024年的表现展现了龙头企业的担当与韧性。通过清晰的战略布局、精细化的运营管理以及对危机的有效应对,公司不仅在逆境中稳住了基本盘,更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全球港口业格局加速演变的背景下,中远海运港口有望继续发挥引领作用,成为连接世界、创享价值的航运业标杆。
新闻线索、商务咨询
联系邮箱:info@mnavigatin.com.cn